武汉科技大学领头国家标准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同等学力申硕优势突出
日期:2025-04-10 10:05
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的根基。3月13日,由武汉科技大学牵头完成的耐火材料标准在审查会上顺利通过, 为武科大新增2项国家标准。十余年来,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团队已完成了43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是完成“标准”最多的高校。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牵头的“耐火材料高温耐压强度”草案经过ISO成员国投票顺利通过,成为中国原创的首项耐火材料高温力学国际标准,对推动耐火材料的科研、生产和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位点隶属材料学部,始于1958年原武汉钢铁学院,1999年原材料学院和冶金学院合并组建为材料与冶金学院,2023年学校建立举校机制成立材料学部。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849‰,工程学进入前1.566‰。
依托本学科,学部建有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1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发展,本学科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宝武集团原董事长陈德荣等为杰出代表的2万余名优秀人才,已成为中南地区钢铁冶金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一、研究方向
1.先进耐火材料设计与制备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材料表界面与功能材料
4.材料加工过程组织及性能控制
5.材料成型过程建模及控制
6.新型金属材料研究
二、面向人群
1.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新能源、化工、建筑等行业,从事材料研发、材料加工优化、生产质量把控、材料表征质量检测分析工作的人员;
2. 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实验室技术员、科研人员等;
3. 企业技术部门、咨询机构、政府质量监管部门的技术负责人、咨询顾问等。
三、课程设置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生英语、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专业课:
数值分析、冶金过程热力学与动力学、高等金属学、材料结构与性能、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高等传输原理、钢铁冶金新技术、材料成型过程工艺优化、连铸理论与实践、金属加工过程的组织与性能控制、冶金原料新技术
四、入学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3.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五、报名咨询
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咨询。